柴草燃烧的岁月
作者/任国有朗诵//萤蕾
列车奔驰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寥若晨星的白桦树一闪而过,几片残叶萧瑟在树梢上,透过稀疏的树木,一堆堆*橙橙的牧草扑入我的视野,给茫茫的草原增添了梦幻般的冬韵,微醺的感觉把我带入了那段柴草燃烧的岁月。
记得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东北的冬天很冷,农村的生活条件又很低,靠仅有的一点玉米秆和葵花秆烧火做饭是不够的,所以每家都得搂柴草做补充,都要抢在大雪纷飞前把一年的烧柴备好。刚入冬,爸爸就赶着马车拉着我去离家很远的山坡上搂柴草。漫漫山坡,枯萎的干草匍匐在地上,蒿草间还裹着庄稼的叶子,我踩着绵绵的枯叶,聆听着大耙吱吱的悦耳声,仰望着空中翩飞的百灵鸟,我和爸爸全然忘记了初冬的寒冷,加快了脚步,拉着大耙一会儿一抖落,一会儿一簾子,在山坡上比赛似的。到了中午,我的棉裤棉袄里满是汗,我和爸爸坐在柴草上,阵阵西风吹着后背,身子凉飕飕的,吃着玉米面大饼子,喝着冰凉的水,觉得很苦很累,但一想到柴草燃烧的火热,想到柴草烧出来的滚热饭菜,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和爸爸又搂起了大耙,就这样一天下来,我们爷俩搂了一小车柴草,坐在满载着收获的马车上,映着橘红的晚霞,遥望着袅袅升起的炊烟向家奔去!
一车车柴草都垛在自家的柴禾栏子里,高高的,长长的,齐刷刷的,形成了小村里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成为了那个时代农村人最经典的记忆!大家都储备了一大垛一大垛柴草,仿佛储存了巨大的热能,取暖烧饭就有了依赖,哪怕到了漫天大雪、寒风呼啸的严冬也能高枕无忧了。
傍晚,妈妈做饭的时候,我习惯地坐在小木凳上,往灶里填着火,妹妹也跑了过来,抱着可爱的小花猫,那红红的灶火映红了我和妹妹的小脸,热得小猫的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儿,我和妹妹倾听着那柴草燃烧时迸发出来的微微脆脆的声音,美滋滋地看着妈妈弓着背忙碌的身影,沐浴着那雾腾腾的热气,嗅着锅里冒出的缕缕米香,一种美好和幸福在我们心中自然地升腾!饭好了,一家人坐在暖暖的火炕上,围坐在小炕桌的周围,咀嚼着那金*的小米饭,品尝着酸菜炖粉条的滋味,那溢出舌尖的饭菜香味与乐融融的气氛陶醉了少年时代的我,更成了我一生的难忘!
到了晚间,寒风透过土房,冷意悄生,妈妈怕我们冻着,就弯着腰烧着炕洞子,柴草慢慢地燃烧着,土炕也渐渐地热乎了,一家人躺在暖暖的被窝里,那温热驱走了一天的疲劳和辛苦。我眯着眼睛,听爸爸讲着那古老的传说,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虽然这往事很久远了,但我一直都很怀念,怀念和爸爸一起搂柴草的日子,怀念那清苦年代里一家人度过的快乐时光,更怀念那柴草燃烧出来的温馨岁月!
作者简介
任国有,中共*员,洮南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教育学院自考班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早年参加了“吉林文学院、《作家》杂志社文学创作函授中心”学习,曾任《白城日报?洮南周刊》《瀚海风》通讯员。系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喜欢诗歌和散文创作,作品散见《白城日报?洮南周刊》《瀚海风》《白城日报》《中国民族报》《人民日报?百姓中国周刊》《吉林农村报》《长春日报》《内蒙古晨报》《江城晚报》《台湾好报》《西南大学报》《绿野》《白鹤原》《细麟文艺》《府城文艺》《中华文学》《深交所》《香港紫荆影视山西专版》及日本的《阳光导报》、泰国的《中华日报》和南美洲苏里南共和国的《中华日报》等海内外上百家报刊杂志网络上。执笔编纂的《东升中学校志》被纳入《洮南市教育志》一书。《童年,快乐的记忆》选入了《中华文学》一书,散文《浓浓秋色染庭院》入选《松花江上月亮船》精品文集,散文《怀念我的母亲》入选白城市清廉家风文集《第一粒纽扣》,散文《夏曦小院最怡情》入选年《吉林文学作品年选》,曾有多篇散文入选《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
诵者简介
萤蕾,北方春城人,热爱诵读,喜欢好声音。愿自己的朗读为文字插上翅膀,为闲暇之余的你带来一丝慰籍。
紫竹香榭平台简介
以真诚,博大之心接纳八方来客,本着对文字的敬畏,对原创的尊重,用笔尖记录人间万象,用声音讴歌真善美。以阳光的心态,优雅的情怀,浪漫的笔锋,打造一块精品文学的净土。紫竹热诚欢迎喜爱文字的朋友,与我们共享诗花绽放,同赏散文风骨,聆听美声缭绕。我们的宗旨是纯粹,诚信,精品打造纯文学的乐园,
紫竹香榭作品以作者授权发布的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投稿须知:以原创诗歌、散文为主,诗歌不少于三百字,散文,不超过二千字。拒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