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余额宝投资上限一降再降,马爸爸有钱都不赚 [复制链接]

1#

央妈降杠杆,余额宝降风险。

正如马云曾说,支付宝来到了最艰难的时刻。

8月11日晚间,天弘基金发布公告称,将从8月14日起,调整余额宝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上限调整为10万份,已有存量不受影响。余额宝此举,几乎将企业级用户排除在自己体系之外。

据余额宝方面解释,调整后,如果用户在余额宝里的钱低于10万元,可以继续转入资金,直至达到10万元;如果达到或超过10万元,则无法转入更多资金。8月14日之前,若余额宝里的钱已经超过10万元,也无需转出,可继续享受收益。同时,余额宝转出、消费以及收益结算等均不受任何影响。

这次调整不免让人有些意外,因为这已经是余额宝在近期的第二次上限调整了。

今年5月26日,天弘基金曾公告调整余额宝个人持有限额。于是,从今年5月27日起,个人持有余额宝最高额度从此前的万元调整至25万元。当时关于未来是否会继续下调个人最高持有额度,余额宝方面表示,没有继续下调额度的计划。

但短短两个多月内,余额宝的投资额度上限硬是被下调了90%。

这不免让人费解。一般来说,基金公司都是希望客户把更多的钱投给自己,以便更灵活的去做投资和资产配置。而天弘基金最近却主动大幅下调投资者投资于余额宝的资金上限,这是为什么?

最直接的原因是降低基金本身的潜在风险。

据资深行业人士分析,在投资者一端,余额宝需要做到T+0的赎回,而余额宝背后的天弘基金所投资的资产与其之间的结算是T+1,这就对基金本身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余额宝没办法及时赎回自己投在各种金融产品上的钱,我们这些普通投资人的赎回需求往往需要通过申购者的资金来相抵,如果不足以相抵,还需要基金动用自有资金进行垫资。

所以,若单个用户的投资额度高达几十甚至上百万,那么一次赎回带来的资金撤出金额是巨大的,往往需要动用天弘基金的自有资本来垫资。而在极端情况下,这样的大额资金集中撤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挤兑——发生时,基金自身便可能会出现管理风险。

而像天弘基金这样的“巨兽”若发生风险、甚至危机,也不可避免的会对整个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产生影响,严重时,或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余额宝究竟有多大?

根据天弘基金4月22日发布的季报显示,余额宝的托管资金规模已经超过1.14万亿,成为世界第一大货币基金。而仅在2个月后,余额宝的规模达到1.43万亿,超过招商银行年的个人活期和定期存款总额。可见,尽管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但其增长仍然没有放缓的趋势。

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跟近期余额宝收益的上升有直接关系。

5月11日,这支全球最大规模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4%,这是年6月余额宝跌破4%收益率后,第一次重回这一节点。而收益率增长的背后,是余额宝对接的资产变得更“值钱”了。

据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指出,在年刚推出时,余额宝对接资产大部分为银行存款,然而,到了年一季末,银行同业存单占基金投资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而银行存款的占比连续两个季度下滑。目前,余额宝所持有的前十大债券均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发行的同业存单。

同业存单是中小银行的一种融资手段,他们通过发行同业存单和理财产品在同业市场上批发相对便宜的资金,并投资于各类资管计划来获取差额收益。但是,各类资管计划投资于债券,以及向那些在传统银行借不到钱的人提供影子银行借贷,相当于放大了杠杆。

但就在近期,监管对于这种加杠杆的做法已经表明了态度:4月,央行宣布将表外理财及同业存单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同业存单收到约束,其流动性就会变紧张,投资于同业存单的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利率就会上升。

于是,在监管严控杠杆、收回银行体系内流动性的当口下,余额宝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与监管步调一致。

不仅如此,央行的降杠杆举措不可避免会使得同业存单的市场需求量会下降,这也势必会影响到余额宝的投资标的选择。那么,余额宝缩减自己吸纳进来的资金规模,也是一种降低管理难度的做法。

对于余额宝的投资者来说,降低投资上限或许不是个好消息。但若跳出余额宝,目前市场上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4%的货币基金已有近支,其中不乏4.5%以上的产品。

而对于蚂蚁金服来说,余额宝一度是它的战略级产品,为其带来了超过3亿用户。而如今,它的战略使命几乎完成。现在打开蚂蚁金服旗下的理财平台——蚂蚁财富app,其在首页推荐的货币基金早已不再是余额宝,而是其它收益率更高的产品。

余额宝为其带来了用户、构筑了一个相对可信任的品牌。下一步,蚂蚁金服希望把其它基金的销售额带起来,而降低余额宝的投资上限也有将用户向其它产品引流的意味。

“央行对网联已经下了死命令,必须完成接入,技术达到要求。几个巨头实际上表态也都比较支持,不过这个时间点也比预期要早”,一位不愿具名的支付业人士透露。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评价称“意料之中”。央行的终极目的是将整个支付体系纳入监管下。某种程度而言,央行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落实的进程,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这也意味着,清算市场终将由银联一家独大转变为多头竞争的局面。

什么是网联?

“网联”的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指要为支付宝、财付通这类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受央行监管。

央行这*策,有四个意思:

第一,“央妈”给银联生了个小弟弟,名叫“网联清算有限公司”。银联吃独食的时代终结了。

也就是说,一直觊觎第三方支付的银联,彻底歇菜。以后第三方支付的事情,由网联来负责(银联只占网联1.55%的股权)。而银联在其核心业务——银行卡清算业务上,正面临着“国门全面打开”,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的全面杀入。

所以,银联有理由痛哭一场:昔日独享蛋糕的时代终结了,洋*子来了,第三方支付也“侯门一入深似海”了。

第二,从业务管理的角度,央行把第三方支付“收编了”,支付宝和财付通的超级金融梦想,遭遇到了天花板。

可以看出,第一大股东就是央行;第二大股东(梧桐树)是外管局的投资平台,常常在股市里翻雨覆雨的国家队成员,可以理解为央行的“孙公司”;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大股东,也都是“央行的人”。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在“收编”的同时苦乐不均。财付通获得了跟支付宝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友*京东也跻身第五大股东。相比之下,马云会不会感到不爽?

第三,央行通过组建网联,把对第三方支付的控制权牢牢抓在手中。

以前,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直接跟各银行对接,就出现了客户交易央行无法监管的情况。

这很好理解:比如你使用支付宝,从自己的建行账户向朋友的农行账户转账。如果是传统的银行卡汇款,这笔钱从建行出来,进入银联的清算系统,然后到达农行。

但在第三方支付出现之后,不是这样完成的。你通过支付宝从建行转出的钱,进入了支付宝建行账户;然后,支付宝从自己的农行账户,给你的朋友打了一笔相同金额的钱。这样,除了支付宝,没有一个中介机构、监管机构可以看到这笔交易。这是最令央行不安的,因为央行无法监管。

所以,网联平台是央行强加给第三方支付的一个中介机构。有人说,网络时代是“去中介化”的,但由于“去中介”的同时完成了“去监管”,所以*府不会答应。网联就是这样诞生的。

支付宝的被监管的命运

马云在创立支付宝之初,曾找银行寻求合作,但是那时候的银行认为马云的想法可以说是“太天真”根本就不切实际,从而不愿和支付宝合作,但现在的支付宝已经发展成为了国内的国际企业!已经不再需要银行的合作。

那时候支付宝与银行之间的矛盾并不深,但是从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之后,情况就变了。

余额宝的利息并不算特别多,很多时候就只有4%左右,但相比银行不到2%的活期利息,大家肯定更倾向于余额宝。不少人直接就将每个月的工资存在余额宝,这样一来,银行的肉等于被马云抢了,银行花了大笔的人力财力争取来的客户,竟然被支付宝一夜间挖走一大块!而且银行客源还在持续的向支付宝流失!

当各大银行回过神来,纷纷开发自己的APP,并邀请了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运营商夹击支付宝,而支付宝竟然凭借强大的人气与技术实力,已经几乎无法撼动它的地位了。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支付宝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各大城市的地铁、火车站、飞机场,支付宝逐渐成为人们购票通行的必备工具。在国际海外市场,支付宝也日益成为人们首选的移动支付方式。

这几年,从体现收取手续费,到快捷支付限额,银行正在一步步封杀支付宝,虽然银行打压支付宝的势头汹汹,但可以断言的是支付宝市场地位未来3年是无法被撼动的,哪怕银行以及银联联合苹果、三星、移动、联通、电信等等也无法改变局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